從‘聖經中神的本質特性’看‘一個沒有神的宇宙世界’
林後1:3「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神」
弗2:7「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,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」
詩139:1-4「耶和華啊,你已經鑒察我,認識我...我舌頭上的話,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」
羅2:11「因為神不偏待人」
徒17:27-28「神...離我們各人不遠...我們生活、動作、存留都在乎他」
啟1:5-6「...那愛我們...的基督...要將榮耀、權能歸給他,直到永永遠遠」
神的 本質特性 |
有神 宇宙的意義 |
無神 宇宙的景況 |
可能結果 |
實例與應用 |
相關經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獨一的神 |
宇宙有 單一、統一的 設計與目的 |
缺乏 統一性 和終極權威 |
道德與真理變得 分散、相對 |
後現代主義中的真理相對論 |
申6:4「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」 賽45:5-6「我是耶和華,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」 |
有憐憫的神 |
困境中 有 盼望與安慰 |
苦難 無終極 意義與慰藉 |
面對苦難時缺乏 超越性支持 |
人道主義的有限慰藉 |
詩145:8-9「耶和華有憐憫,有恩惠,不輕易發怒,大有慈愛」 |
永活的神 |
時間與歷史有 超越意義 |
時間 僅為 物理現象 |
生命的 暫時性 無法超越 |
人類 對永恆的 普遍渴望 |
詩90:2「從亙古到永遠,你是神」 提前1:17「那不能朽壞、不能看見、永世的君王」 |
信實可靠 的神 |
宇宙運行 有 保證 與可靠性 |
宇宙法則 無終極保證 |
對未來 缺乏 終極確信 |
科學研究 建立在 自然規律 可靠性 基礎上 |
哀3:22-23「耶和華的慈愛永不斷絕,他的憐憫永不止息」 來10:23「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」 |
善良的神 |
善 有客觀根源 與 標準 |
善惡 成為 主觀或相對概念 |
道德判斷 缺乏 客觀基礎 |
文化 相對主義 的道德困境 |
詩119:68「你本為善,所行的也善」 雅1:17「各樣美善的恩賜都是從上頭來的」 多2:11「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」 賽6:3「聖哉!聖哉!聖哉!萬軍之耶和華」 彼前1:15-16「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,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」 徒10:34-35「神不偏待人,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、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」 |
有恩典的神 |
恩典 超越 公平與應得 |
只有 因果關係 無 非理性恩惠 |
人際關係 趨向 功利計算 |
社會 達爾文主義的 「適者生存」 |
|
聖潔的神 |
道德 有 超越性 標準 |
道德標準 無超越性 根基 |
道德 可能淪為 社會 約定俗成 |
道德 相對主義 的 盛行 |
|
不偏待人 的神 |
人人平等 有 神學基礎 |
人的價值 可能基於 功能或地位 |
社會階層 與歧視 缺乏 終極約束 |
人權概念 的 基礎挑戰 |
|
公平的神 |
終極正義 必然實現 |
不公義 可能 永不得到 糾正 |
受害者 可能 永無公道 |
社會 正義運動 的 終極挑戰 |
詩97:2「公義和公平是他寶座的根基」 羅3:25-26「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...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」 |
愛的神 |
愛有超越物質的源頭 |
愛可能僅為生物機制或自利行為 |
無私之愛 失去 形而上學 基礎 |
犧牲愛的 價值與意義挑戰 |
約一4:8「神就是愛」 約3:16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」 |
憐恤人的神 |
弱者 有特殊價值與尊嚴 |
弱者 可能只有 功能性價值 |
弱勢群體 保護 缺乏 終極根據 |
功利主義 對 弱勢群體 的挑戰 |
路6:36「你們要有憐憫,像你們的父有憐憫一樣」 雅5:11「主是滿心憐憫,大有慈悲」 |
全能的神 |
宇宙中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|
某些困境 可能永無 解決方案 |
面對 災難與邪惡時 的無力感 |
自然災害 與 人類苦難 的終極意義 |
創17:1「我是全能的神」 耶32:17「主耶和華啊...在你沒有難成的事」 |
無所不在 的神 |
任何處境中都有 神同在 |
宇宙中 的 孤獨與隔絕 |
存在的 孤獨感 與 分離感 |
現代人 的 疏離與孤獨 |
詩139:7-10「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?我往哪裡逃、躲避你的面?」 |
全知的神 |
宇宙事件 有 全面理解者 |
知識 永遠 片面與有限 |
終極真理 可能 永不可知 |
認識論 的局限性 |
來4:13「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」 |
忍耐的神 |
有 改變與更新的 時間與空間 |
行為後果 可能 立即 且不可逆 |
寬恕 與 重生概念 失去基礎 |
復原式正義的挑戰 |
彼後3:9「主...不願有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」 羅2:4「神的恩慈是領你悔改」 |
公義的神 |
終極正義 必將實現 |
正義 可能僅為 人為概念 |
歷史中 的不公 可能 永不得平反 |
社會 正義追求 的終極挑戰 |
詩11:7「耶和華是公義的,他喜愛公義」 提後4:8「公義的審判者」 |
自存的神 |
存在本身 有終極解釋 |
存在 缺乏 終極解釋 |
「為何有物而非無」的問題懸而未決 |
宇宙起源 的終極解釋 |
出3:14「我是自有永有的」 徒17:24-25「他也不用人手服事,好像缺少什麼」 |
真實的神 |
真理 有客觀根基 |
真理 可能只是 人類建構 |
相對主義 與 後真相文化 |
認知 相對主義 的挑戰 |
約17:17「你的道就是真理」 來6:18「神決不能說謊」 |
不改變的神 |
道德與真理有穩定基礎 |
一切可能 處於流變 之中 |
缺乏 道德與存在的穩定性 |
社會與文化的 相對主義 |
瑪3:6「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」 雅1:17「在他並沒有改變,也沒有轉動的影兒」 |
主權的神 |
歷史有 方向與目的 |
歷史 可能無目的 隨機發展 |
人類發展 缺乏 終極方向 |
歷史意義的 虛無主義 挑戰 |
弗1:11「神...隨己意行做萬事的」 |
慈愛的神 |
恩典超越 律法與公正 |
可能只有 冷酷因果律 |
人際關係 可能趨向 功利計算 |
寬恕與和解的 基礎挑戰 |
耶31:3「我以永遠的愛愛你」 弗2:6-7「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...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」 |
這個表格從聖經的角度分析了神的各種本質特性,並對比了在有神和無神的宇宙中,這些特性所帶來的不同意義、景況和結果,同時提供了實際應用的例子和相關經文支持。
表格中呈現了如神的獨一性、憐憫、永恆、信實、良善、恩典、聖潔等二十多種特性,並探討了若這些特性不存在於宇宙中,可能帶來的哲學和實際影響。這種對比有助於理解從聖經觀點看,神的存在如何為宇宙和人類生活提供意義、道德基礎和終極目的。